影之女 "玉屏Blog"

"玉屏" 之意: 1) 白燕, 原名陳玉屏 2) 金燕玲, 在影片 [地下情] 的名字, 叫廖玉屏 個人影評集: www.geocities.com/arsuearsue/ Since 28 Feb 2005

Sunday, July 31, 2005

導演的自我迷失 --- 名大於實的【迷失東京】


Lost in Translation Posted by Picasa

前言

近幾年來,低成本小品「另類」電影 (再加上題材考慮) 能夠打入奧斯卡最後五強,可謂少之又少, 【迷失東京】 (Lost in Translation, 2003) 可說是一個異數。我無意也無法考究其原因,但,它在國際 (包括香港) 得到高度的評價及讚賞,與作品水準可謂成一個「正反比」。而在同年的奧斯卡裡面,在重要獎項的提名名單中, 【迷】片足可與【無主之城】 (City of God, 2002) 並列最名大於實、最大而無當,而又最受高度讚揚的「雙璧」。

理由是最明顯不過的,差的作品比比皆是,眼高手低的作品為數也不少,但【迷】片兩者也不是。其實, 【迷失東京】是一套「什麼也是,但又什麼都不是」的作品。


三種「東西」?

故事講述男主角 Bob Harris (Bill Murray飾) 及女主角Charlotte (Scarlett Johansson飾),分別因工作需要及陪伴丈夫,而留在東京,機緣巧合下,兩人遇上,繼而發展出一段介乎友情與愛情的關係。

【迷失東京】一片,基本上不是依靠一段段情節來堆砌整套電影,換言之,沒有順滑的「起承轉合」結構,而是利用零碎的片段,帶出導演要說的話。就我看過【迷】片後的觀察所知,自從男女主角分別出場後,導演便在他們身上,分別交替帶出三種「東西」:1) 家庭/感情的失落/進退失據;2) 工作/事業的失意及迷惘;3) 兩人似有若無的愛情關係。

先說1):Bob與妻子的關係,其實除了通幾次電話、收fax這些片段外,基本上看不到兩者之間的困境,利用Telephone and Fax 間接表達他們「溝通困難」? Give me a break! Bob既然要來東京工作,這樣溝通便很正常了,不值得及不應該利用它來「借題發揮」。而「千篇一律」的紅色格仔sample,無可否認,顯示了兩夫婦某些地方性格不合,但也僅此而矣。至於Charlotte,自從字幕出現後,她佇立在酒店窗邊的迷惘反應,及與丈夫的幾段對話,雖未至於有神來之筆,但至少四平八穩,她很多方面真的與丈夫合不來。

第二點。Bob很失意,因為他不是大明星,或是過了氣的? 所以來東京,拍一個幾百萬酬勞的廣告,便令他很沮喪? Come on! 他真的很可憐啊! 上無聊的日本電視節目,很難委他啊!......對,他有更高的目標及理想,是他的選擇,我沒理由質疑他,但他想做什麼呢? 在【迷】片,我完全看不到,他只是整天板著臉,看似很憂愁,但其實在「無病呻吟」的傢伙。而Charlotte方面,問題不大,但差不多完全倚靠對白來「反映」她對事業前路的迷惘,與影片預設的風格 (導演其實想利用極少對白營造含蓄氣氛),根本格格不入。(她曾到一些寺廟參觀,給觀眾一些錯覺,認為她會得到某些啓發,但影片沒有繼續探討,就只有那一場戲了)

第三點,在影片中段開始「進行」。值得留意的是,這段似有若無的愛情關係,不是利用情節堆砌來表達,導演也不想這樣,很多場的對話,於是「展開」。奇怪的是,導演想表達他們的含蓄「感情/愛情」,便要醞釀,例如,由巧遇 --了解 -- 共鳴-- 心儀 -- 忐忑不安 -- 明示/暗示表達,這個很基本,也是必須的層次, 【迷失東京】有做到嗎? 對不起,我又看不到。對話 + 眼神/身體語言交流其實是一個很powerful的利器,但在眾多酒店bar及卡拉OK的對話/行為場面中,導演沒有發掘出來 (無論從eye line matching的對割剪接抑或長鏡頭而言),酒店bar內,對白是「主角」,眼神/身體語言死板單調,肯定沒有花心思 (又或是導演做不到),卡拉OK一場,只渲染了頹廢氣氛,兩主角有交流嗎? 沒有……啊,我忘了,Charlotte有「埃」在Bob 的膞頭上啊,但那又怎樣呢,一個這樣的鏡頭,能支撐到之前的疲乏嗎? 由是我認為結尾那場面,是「夾硬谷出來」多過「提昇」。


重點不在這裡?

有人可能會反對,認為第一及第二點,是故意omit了深化的描寫,無需探討,只有後設的處境就可以了,因為影片重點不在這裡。

假如不理會頭二點的片段, 【迷】片還加插入很多其他場面,例如:酒店餐廳bar 內人多但毫無交流的情境、男女主角在東京遊蕩 (例如卡拉OK/醫院/街頭)、及東京街頭的搖鏡等等。

酒店餐廳內的酒吧場面,出現過很多次,是導演安排男女主角「迷失」的一個重要場景,這種心思,我不否認,但這充其量只是作為beginning,有這個基礎,便要給觀眾看到男女主角的內心世界,或其發展,或其掙扎,或其歷程,whatever……

男女主角在東京遊蕩的眾多片段,是【迷】片最為疲乏的,最大的問題是,經常拿一些「笑話」(尤其是日本人不懂英語及一些parody) 來充撐場面的空洞,或者在街頭「搖」幾下,來表達他們的「迷失」(?) ……更甚的,【迷】片有很多無謂/嘩眾取寵的「綽頭」地方,最明顯,就是片名出現時,女主角一個「肥臀」背影鏡頭,對,電影鏡頭未必一定要有意思,但這種arouse attention的心態,只是一些小聰明,換來只是「三分鐘熱度」而矣。老實說,我實在不知道導演想做什麼。

是男女主角的lost,還是導演自己?

有人可能還會說,這就是重點啊,這些片段就是令到男女主角的「LOST」啊。對不起,假如這是真的話,那影片便更有問題了。 【Lost in Translation】 ,可以理解為兩種層面,第一,因言語問題而令男女主角lost,第二,因東京這個陌生城市,而令男女主角lost;但,他們在家庭感情/工作事業方面,在來到東京之前,一早已是lost的! 這點是unarguably了!


後話

【迷失東京】一片,導演有很多intention,但雜亂無章,毫無捕捉或發展,變成一套「什麼也是,但又什麼都不是」的影片。可能導演根本不知自己想做什麼,拍什麼,或是……who knows?

P.S.: 影片早在香港上映之初,筆者便立刻想寫一篇「長篇影評」投稿,以「抗衡」在香港影評界差不多的「一致讚揚」,可是,當時只有一些雜亂的念頭,沒有完整的文理,故不久便放棄,一年已過,只能換來這篇短文了。

本文寫於2005年7月31日,另於8月1日作出修訂

Sunday, July 24, 2005

童年往事 --- 談【四百擊】及【再見童年】


Au Revoir les Enfants/Goodbye Children Posted by Picasa

文: Butcher


前言

看畢路易•馬盧 (Louis Malle) 的【再見童年】 (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立即聯想到杜魯福 (Francois Truffaut) 的【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顯而易見,兩部作品的導演均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闖將,但前者的時代背景設在二次大戰期間,而後者則設在戰後的巴黎,為何筆者會將兩部電影聯想在一起呢?很簡單,兩部電影都有共同的主題,就是「童年往事」,而且都是導演的自傳式作品,亦因此許多細節都是兩位導演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而手法亦極為相似:簡樸、自然、坦率、絕少造作及浮誇的拍攝技巧,可說是近乎自然主義的作品。


【四百擊】的真誠

論知名度, 【四百擊】當然是較具聲望的一部。除了是杜魯福的處女作外,更是新浪潮的代表作品,被譽為經典之中的經典。但筆者卻認為【再見童年】是較佳的一部,或者說是較喜歡的一部。 【四百擊】無疑是有其代表性,尤其在電影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影片本身屬於少有的誠實,真緻描繪導演自身的童年世界,當中包括不和諧的家庭、對電影、巴爾扎克的熱愛及其生活的點滴。從中我們可感受到男童對藝術及生命的熱愛。在形式上,某些場面的處理確實令人難忘,其中當然是結局那個對後世電影極具影響力的凝鏡,在在顯示杜魯福在平淡中顯出其創意及功力。


【四百擊】的缺點

不過對於筆者而言,在內容的處理上【四百擊】並非毫無缺點,男童的反叛性格早早就顯露了結局的出現,我們大概可從片中的細節中知道男童遲早也會逃離這個生活圈子 (或者說,他至少也會嘗試去逃離這個圈子),故片中大部份時間的敘述都顯得不痛不癢,既不上心也不感人,或者說它太過平舖直敘,最重要是沒有半點情節上的渲染,故那個結局及整體的感染力對筆者而言並未如各影評所說中強烈,所以筆者認為【四百擊】是強在其形式上的創新及其歷史價值,而內容處理上並非完美。


震撼的【再見童年】

相反, 【再見童年】卻是一套因前段舖排出色而令結局顯得震撼的作品。與【四百擊】相似, 【童再見年】大部份時間都是描寫男童的生活瑣事,如孩童間的打架口角、尿床、彼此的友誼等,差不多到了結尾的部份,導演才透露出戰爭的殘酷,而「純真的喪失」也成了無可挽救的事實,路易•馬盧在片中大部份時間都沒有直接提及戰爭,男童們彷彿都活在他們童真的世界之中,到結尾蓋世太保的突如其來,摰友,校長的離去,朋友、護士的出賣,致使那種失落感如排山倒海之勢,一發不可收拾,而男童在頃刻之間已變得成熟。那個空鏡及旁白 (沒有聽錯應是馬盧的聲音) 更將觀眾的情緒帶至高峰。

這種轉折彷彿是突如其來,但在馬盧純熟的技法下,絕對沒有半點鑿斧的痕跡,故觀眾不會覺得突兀或過於戲劇性。而在影片前面的敘述中,其中兩場戲是要特別留意的。其中一場是在餐廳中德軍阻止蓋世太保帶走猶太人的行動,另一場是男童與其摯友在森林被德軍捉拿後被帶回寄宿學校的場面,這兩場戲除表現了德軍並非全是壞人外,最重要是表現了童年的天真 (或者說是觀眾的天真)。在場面處理上絕無半點強加的感覺,而是到了結局大勢已去,悲劇落幕的時候,大家才回想這兩場戲的意義。

筆者認為此乃兩部作品最大的差異, 【四百擊】中看到的就是自然和真摰,內裏沒有半點隱藏的東西,而【再見童年】在馬盧的「隱形技法」下,內裏還隱含意義及值得細味的地方 (包括內容及技巧上)。若果不將歷史性包含在內的話,在內容與形式上的配合,筆者認為【再見童年】無疑是較佳的一部。


後話

以上的比較與其說是評論,不如說是筆者的感想, 【四百擊】是杜魯福驚為天人的首作,而【再見童年】是馬盧經歷三十年導演生涯的老練作品,這樣比較或是有點不公平,只不過是筆者較喜歡及賞識【再見童年】罷了。


P.S.: 筆者還未看過【再見童年】 ,故難以把它與【四百擊】比較,但【四】片則毫無疑問,在筆者眼中認為「極度過譽」。而路易•馬盧的作品,其實我還未看過,但極有興趣看他1960年的作品【莎西遊巴黎】 (Zazie dens le Metro)。至於誰是Butcher,則是一個秘密了。

Monday, July 04, 2005

我看朱石麟的【誤佳期】及【花姑娘】


Hua Gu Niang/The Flower Girl Posted by Picasa


前言

在華語影史的導演中,朱石麟可算是其中一個我想深入了解的導演。年資所限,我現在只看過其中五套電影,分別是【慈母曲】 (1937) 、 【清宮秘史】 (1948) 、 【花姑娘】 (1951) 、 【誤佳期】 (1951) 及【故園春夢】 (1964) 。

【慈母曲】拍得紮實,風格沉穏,內裡技巧多變而統一,難忘場面極多,例如全家吃飯的180度橫搖鏡,抑或片末「眾人遊行」的數分鐘推軌長鏡頭,都給觀眾留下極深刻的印象,膽敢說句,【慈】片比起一些三十年代公認的世界級經典傑作比較,也毫不遜色; 【清宮秘史】是看DVD的,但映像太殘缺,恕我無法考究其深焦攝影的功力所在,平常心看作而論,這也是一套不錯的電影,但結尾則肯定是多餘了; 【故】片洋溢著中國繪畫般的古典美,故事情韻別致,惜結局草率,惟成績有目共睹,實屬難得的佳作。

至於【誤佳期】【花姑娘】 ,則同是1951年的作品。


(一) 【誤佳期】(1951,黑白,100 mins)

故事簡介

小喇叭(韓非飾)與阿翠(李麗華飾)青梅竹馬,在港重逢再墮愛河。兩人都是樸素工人,好不容易儲蓄籌備結婚,卻總是好事多磨,一波三折。最後在患難朋友黃大嫂 (劉戀飾) 等扶持下,排除萬難得以成婚。

導演朱石麟在這套結婚題材的影片裡面,反映的,除了男女主角「共患難」的愛情故事外,最重要的,就是香港五十年代低下階層的生活面貌 (苦況) 及小市民團結力量的可貴精神。而劇本的幽默對白及緊湊的情節,著實令全片的內涵得以全面發揮,有時甚至帶有笑中有淚的效果,達至圓熟的「悲喜劇」的境界。


笑中有淚 技巧高超

例如小喇叭的朋友向他計算要吹多少次喇叭才能儲夠錢結婚、以及利用一些短碎的片段,交代男女主角辛勤「兼職」以賺取金錢的事件,都是達至「笑中有淚」的最佳例證。又例如男女主角茶樓初次重聚一場戲,便利用眾角色在鏡頭「走出走入」(包括人物離開原本位置,及面部在座位遮掩下的伸出伸入) 的設計,加上男女主角原是「青梅竹馬」的前設,令整段戲在「水落石出」後,觀眾更覺輕鬆活潑、溫馨動人。

當然,說【誤佳期】的成績全賴劇本是不對的,在這場茶樓戲中,朱石麟利用橫移track-shot,恰當地捕捉了「一排三枱」的設計,以及構圖 (三張座枱並排而只見角色面部的「出出入入」,令整段戲的緊湊惹笑情節更生動,在技巧上,是十分高超的。

導演的匠心獨運在一些更為「顯眼」的場面,更覺朱石麟的匠心獨運,小喇叭為了取得木箱建屋而吹喇叭一段戲,表面上,吹喇叭的聲音與鎚木箱的聲音交替出現,成為一個輕鬆的節奏,令觀眾開懷大笑,實際上,在片段中,不知夾雜了多少勞苦的辛酸。

而影片還「技不至此」,之後木屋竟然「毀於一旦」,但除了李麗華的角色大哭外,導演處理這場戲毫不煽情 (不加配樂、影機運動緩慢、剪接不急等等),令觀眾「眼白白」看著男女主角希望被「摧毀」,我認為是第一次「提昇」影片境界之處。(第二處提昇自是韓非的幻想片段)

但,全片經常提到的「團結精神」,放鬆一點心情來評價,便說是「溫情洋溢」,但如嚴謹一點說,可以認為有點煩厭,不過,影片作為全體工作人員的精神投射,也無可厚非,所以,問題也不大。

【誤佳期】的成績是無庸置疑了,稱為傑作也不為過。然而,在筆者心目中,在描寫低下階層小市民掙扎求存的生活中,依然認為成瀨巳喜男的【媽媽】 (1952) 及水華的【林家舖子】 (1959) 更為「震撼」。


(二) 【花姑娘】(1951,黑白,96 mins)

【花姑娘】則較【誤佳期】早上畫,故事改編自莫泊桑的小說 <<羊脂球>>,故事背景則改為抗戰時期的中國。

李麗華飾演的花鳳仙,是一名妓女,隨便的說,與章子怡的【2046】一比,我們便可知道,一個演員的功力分野。 【2046】裡章子怡飾演的白玲,發揮機會肯定比李麗華多,但,章在片內只懂不斷的「戚眉弄眼」,而普通文戲時,演繹依然沿著「臥虎藏龍式」的方法來說對白及作表情,沒有進步,原地踏步,但當然不是差,不過給人矯揉造作之感;

【花姑娘】的李麗華則不盡相同,基本上角色描寫還不算立體,是一個很典型但欠缺層次的角色,但李麗華只用了三個時刻,但令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片首,花鳳仙出現,風情萬種,輕擺腰肢,嫵媚的眼神,把一個「中女」的成熟風韻,完全盡現。上車後,我們才知道這只是她的工作需要,之後的對人對事,和藹可親,禮貌週週,沒有刻意賣弄風情;其後,導演以close-up緊緊捕捉她掛念兒子之充滿母性的表情,以voice-over來配合她喜怒哀樂的不同面貌,著實令人歎服。在角色塑造的限制下,而能做到這些層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至於朱石麟在【花】片的表現,其實是很紮實的,尤其是很多轉場技巧的有效運用,令影片的緊湊節湊得以維持,不過,至少對筆者來說, 【花姑娘】真的沒有比較難忘及出色的場面,以致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後話

又是那句,我還想看到更多朱石麟的作品,看過其中五套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水準,而【慈母曲】【誤佳期】更是傑作。還望再次舉辦朱石麟回顧展。


附圖: 【花姑娘】的劇照

【誤佳期】一文,原寫於2004年9月,另2005年7月3日作出修訂;【花姑娘】一文則寫於2005年7月4日
 
College Term Papers And Research Papers
Term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