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之女 "玉屏Blog"

"玉屏" 之意: 1) 白燕, 原名陳玉屏 2) 金燕玲, 在影片 [地下情] 的名字, 叫廖玉屏 個人影評集: www.geocities.com/arsuearsue/ Since 28 Feb 2005

Sunday, September 11, 2005

絶望而真實 – 奇斯洛夫斯基的【殺誡】


Krotki film o zabijaniu Posted by Picasa


古茲托夫•奇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的【殺誡】(Krótki film o zabijaniu, 1988) ,我是看劇情長片的版本,約81分鐘,實在很久未看過波蘭電影了。

導演與攝影師Slawomir Idziak為了把不同的場景塑造成一個絶望、沉鬱、冰冷、窒息的世界,使用了六百多種瀘光鏡,簡直嘔心瀝血。除了混濁的黃綠、深沉的灰黑色外,低濃度的調色、光暗的層次質感,也是精心設計;而且,大部份室外的場景,只有主物件較為明晰,畫面的其餘位置,不是暗淡,就是漆黑一片,讓角色仿如與外界隔絕,令畫面成為角色自私與自閉的主觀心理投射。

有很多影評及宣傳語句指出, 【殺誡】一片,利用人與人的殺戮,與司法建制殺人,作一強烈對比,從而點出了後者比前者「冷血千百倍」,諷刺死刑只不過是名正言順的合法謀殺,筆者則不敢苟同。首先,無論前段青年謀殺的士司機的七分多鐘場面,抑或最後青年被處決的五分多鐘場面,在攝影風格、角色動作、音效上,大致沒有不同,而且導演對兩場戲的態度,可謂「一視同仁」,以旁觀者的姿態,冷靜地描述。

另外,「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泛指一般的殺戮,不一定特指死刑,這點導演在訪問中也透露出片名跟影片討論內容的密切關係。

所以,說「後者比前者冷血千百倍」,可謂莫名其妙,司法制度合法地殺人,當然是冷血 (贊同死刑與否則是題外話),難道的士司機被殺不值得被同情了? 又或是被同情的「指數」「低千百倍」了? 憑什麼理據? 影片內容? 還是導演態度取向? 還是別的?

基本上,很多評論文字,也出現這個問題,例如影片內有兩件相類似的事件,影評人通常喜歡「就手地」拿A與B作一對比,從而分辨兩者的程度,但沒有具體的文字說明其立足點,這樣會誤導觀眾思維的方向。

至於【殺誡】內巧合、偶遇、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等元素,在其後的【兩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1991)【藍白紅三部曲】(Trois Couleurs Trilogy, 1993-94) ,也作出不同程度的述說。奇斯洛夫斯基一直追求電影那種不言而喻而深具文學特質的感性世界,直至死亡為止。而他自言,暫時還未有一套電影成功地透視這些東西出來,筆者不知他是謙虛,還是說謊,但我暫時只覺得【藍白紅三部曲之紅】(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 才能較為「接近」地觸摸這種特質。


本文寫於2005年9月11日,9月12日作出第一次修改

Monday, September 05, 2005

成熟男女感情心事 – 細味【秋天的故事】


Conte d'Automne/An Autumn Tale Posted by Picasa


六年的變化


距離上次觀看【秋天的故事】(Conte d’Automne, 1998) ,已是六年前了,感覺竟然差別很大,是人老了、成熟了、還是口味變了?

六年前,才20歲,接觸所謂「藝術電影」(約定俗成) 才沒多久,便在香港國際電影節與朋友觀賞這套電影,當時對它「感覺良好」,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巧合情節的欣賞,其餘部份,覺得頗沉悶;雖然,在大劇院觀看,你無法不「忍受」觀眾的虛偽笑聲 (尤其是大部份的中產白領人士),影片 (尤其是comedy) 有gag的時候,堂內一定報以例行的「笑聲」及「掌聲」,可是由於這些笑聲,反而令「沉悶」的地方也「不沉悶」了,真不知是好是壞。

六年後的今天,對【秋】片的感覺,竟然如斯不同,除了情節巧合的樂趣外,我無法不被Isabelle (Marie Rivière飾) 及Gerald (Alain Libolt飾) 的對手戲吸引著。起初約會一場,眉來眼去互相試探,誘惑而不粗鄙;閒談的對話,試探/了解對方底蘊,自然而不著痕跡,不故作姿態,表現成熟老練的人生處世經驗所累積的成果,這是四十多歲的男女感情心態吧 (一般而言)? 老實說,筆者真的很想有這種feel呢! (希望快點有)


獨處時刻的動心

筆者最愛的場面,就是Isabelle與Gerald在房內獨處的時刻,看得我屏然心動。經過一大段冗長 (但不沉悶) 的對話後,Isabelle二話不說,主動替Gerald整理衣領,貼身的關心,幾次約會的了解,沒有愛情也有感情罷? 那種介乎「友情」與「愛情」之間的感覺,如閃電般在剎那間湧現,Isabelle情不自禁地輕吻Gerald,但點到即止。Magali (Béatrice Romand飾) 突然開門,是有戲劇性的樂趣,但也暗自裡替Isabelle及Gerald不值呢! 筆者真的想他們繼續撫吻下去…

其他角色則口是心非,令觀眾看得津津有味。Rosine (Alexia Portal飾) 告訴Etienne (Didier Sandre飾),談情說愛最好直接一點,但之後她左一句 “theoretically”,右一句 “philosophy” 應付他,令Etienne難受極了。Magali因一個誤會,而對Gerald醋意大發。控制不了的情緒,在回家途上爆發出來,要下車自己回家,但又在火車站上猶豫不決,兜兜轉轉回到原地,再次面對Gerald時,令觀眾會心微笑, “I mess up all things” 一再重複地諗出來,後悔也只能這樣吧?

【秋】片的角色,感情永遠這麼搖擺不定,花心又好、迷惑又好、試探又好,所有的行為趣味只是手段,體現他們的內心世界才是目的,我們會為他們的脆弱而擔憂,為他們的快樂而舒一口氣。


劇場導演,默片導演,還是有聲電影導演?

盧馬曾說過自己不是「劇場導演」,而是「默片導演」。可是在【秋】片裡,果真如此嗎? 葡萄園的風聲、樹葉的磨擦聲、庭園的鳥聲,對整個環境的氣氛,是如此重要,缺少它們,必會大打折扣呢……啊,還有,聽很多朋友說,盧馬的電影,對白其多,鏡頭及調度平平無奇淡而無味,簡直毫無「電影感」可言。我想,盧馬電影的camera movement及場面調度,即使如何隨意,總能透出場面的氣氛及味道,及人物的感情表現,鏡頭只是輔助的東西,它永遠也不會奪去人物及環境的光采,輕輕的放手,不去干涉,不自恃「我是導演」、「我要表現電影語言」。

然而,即使影機運動及鏡頭調度被「安排」了,它們總是那麼自然。Isabelle、Magali及Gerald三人同場的室內戲,和解的談話,伴隨著輕輕搖晃的鏡頭,不知不覺間,Magali與Gerald好像霸佔了整間室內的「空氣」,Isabelle也沒好氣,輕輕走出鏡頭外「呼吸」了,留下他們兩個繼續「溫存」,「完事」後,才返回圈子裡,Isabelle真的世故呢!


真正的「結尾」?

【秋】片的結尾,在首次觀看時,已令我印象難忘,現在翻看,更是欣賞。Isabelle最後與丈夫載歌載舞,沉浸於婚禮party的迷人氣氛。但細心留意Isabelle的表情,起初興高采烈,一會兒後,眼睛望向左方 (鏡頭右方),突然顯出少許落寞表情,是見到Magali走了而勾起了她的心事嗎? 是想起Gerald嗎? 還是別的? 女人內心世界的剎那間變化,被盧馬的鏡頭敏感地捕捉了,而且堅持到菲林播放至最後一刻才停下來…不對...根本沒停下來,這只是放映的完畢,但在那時刻完結,還是最美的。

最後順帶一提,Marie Rivière在片內的演出魅力 (那時42歲),令筆者沒法忘懷,再加上她30歲時在【難得有情郎】 (Le Rayon Vert, 1986) 的自然演出,一成熟一年青,皆叫人徹底拜服。


本文寫於2005年8月29日


附圖: 【秋天的故事】-- 眉來眼去的試探
 
College Term Papers And Research Papers
Term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