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之女 "玉屏Blog"

"玉屏" 之意: 1) 白燕, 原名陳玉屏 2) 金燕玲, 在影片 [地下情] 的名字, 叫廖玉屏 個人影評集: www.geocities.com/arsuearsue/ Since 28 Feb 2005

Sunday, July 24, 2005

童年往事 --- 談【四百擊】及【再見童年】


Au Revoir les Enfants/Goodbye Children Posted by Picasa

文: Butcher


前言

看畢路易•馬盧 (Louis Malle) 的【再見童年】 (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立即聯想到杜魯福 (Francois Truffaut) 的【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顯而易見,兩部作品的導演均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闖將,但前者的時代背景設在二次大戰期間,而後者則設在戰後的巴黎,為何筆者會將兩部電影聯想在一起呢?很簡單,兩部電影都有共同的主題,就是「童年往事」,而且都是導演的自傳式作品,亦因此許多細節都是兩位導演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而手法亦極為相似:簡樸、自然、坦率、絕少造作及浮誇的拍攝技巧,可說是近乎自然主義的作品。


【四百擊】的真誠

論知名度, 【四百擊】當然是較具聲望的一部。除了是杜魯福的處女作外,更是新浪潮的代表作品,被譽為經典之中的經典。但筆者卻認為【再見童年】是較佳的一部,或者說是較喜歡的一部。 【四百擊】無疑是有其代表性,尤其在電影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影片本身屬於少有的誠實,真緻描繪導演自身的童年世界,當中包括不和諧的家庭、對電影、巴爾扎克的熱愛及其生活的點滴。從中我們可感受到男童對藝術及生命的熱愛。在形式上,某些場面的處理確實令人難忘,其中當然是結局那個對後世電影極具影響力的凝鏡,在在顯示杜魯福在平淡中顯出其創意及功力。


【四百擊】的缺點

不過對於筆者而言,在內容的處理上【四百擊】並非毫無缺點,男童的反叛性格早早就顯露了結局的出現,我們大概可從片中的細節中知道男童遲早也會逃離這個生活圈子 (或者說,他至少也會嘗試去逃離這個圈子),故片中大部份時間的敘述都顯得不痛不癢,既不上心也不感人,或者說它太過平舖直敘,最重要是沒有半點情節上的渲染,故那個結局及整體的感染力對筆者而言並未如各影評所說中強烈,所以筆者認為【四百擊】是強在其形式上的創新及其歷史價值,而內容處理上並非完美。


震撼的【再見童年】

相反, 【再見童年】卻是一套因前段舖排出色而令結局顯得震撼的作品。與【四百擊】相似, 【童再見年】大部份時間都是描寫男童的生活瑣事,如孩童間的打架口角、尿床、彼此的友誼等,差不多到了結尾的部份,導演才透露出戰爭的殘酷,而「純真的喪失」也成了無可挽救的事實,路易•馬盧在片中大部份時間都沒有直接提及戰爭,男童們彷彿都活在他們童真的世界之中,到結尾蓋世太保的突如其來,摰友,校長的離去,朋友、護士的出賣,致使那種失落感如排山倒海之勢,一發不可收拾,而男童在頃刻之間已變得成熟。那個空鏡及旁白 (沒有聽錯應是馬盧的聲音) 更將觀眾的情緒帶至高峰。

這種轉折彷彿是突如其來,但在馬盧純熟的技法下,絕對沒有半點鑿斧的痕跡,故觀眾不會覺得突兀或過於戲劇性。而在影片前面的敘述中,其中兩場戲是要特別留意的。其中一場是在餐廳中德軍阻止蓋世太保帶走猶太人的行動,另一場是男童與其摯友在森林被德軍捉拿後被帶回寄宿學校的場面,這兩場戲除表現了德軍並非全是壞人外,最重要是表現了童年的天真 (或者說是觀眾的天真)。在場面處理上絕無半點強加的感覺,而是到了結局大勢已去,悲劇落幕的時候,大家才回想這兩場戲的意義。

筆者認為此乃兩部作品最大的差異, 【四百擊】中看到的就是自然和真摰,內裏沒有半點隱藏的東西,而【再見童年】在馬盧的「隱形技法」下,內裏還隱含意義及值得細味的地方 (包括內容及技巧上)。若果不將歷史性包含在內的話,在內容與形式上的配合,筆者認為【再見童年】無疑是較佳的一部。


後話

以上的比較與其說是評論,不如說是筆者的感想, 【四百擊】是杜魯福驚為天人的首作,而【再見童年】是馬盧經歷三十年導演生涯的老練作品,這樣比較或是有點不公平,只不過是筆者較喜歡及賞識【再見童年】罷了。


P.S.: 筆者還未看過【再見童年】 ,故難以把它與【四百擊】比較,但【四】片則毫無疑問,在筆者眼中認為「極度過譽」。而路易•馬盧的作品,其實我還未看過,但極有興趣看他1960年的作品【莎西遊巴黎】 (Zazie dens le Metro)。至於誰是Butcher,則是一個秘密了。

 
College Term Papers And Research Papers
Term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