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之女 "玉屏Blog"

"玉屏" 之意: 1) 白燕, 原名陳玉屏 2) 金燕玲, 在影片 [地下情] 的名字, 叫廖玉屏 個人影評集: www.geocities.com/arsuearsue/ Since 28 Feb 2005

Sunday, July 31, 2005

導演的自我迷失 --- 名大於實的【迷失東京】


Lost in Translation Posted by Picasa

前言

近幾年來,低成本小品「另類」電影 (再加上題材考慮) 能夠打入奧斯卡最後五強,可謂少之又少, 【迷失東京】 (Lost in Translation, 2003) 可說是一個異數。我無意也無法考究其原因,但,它在國際 (包括香港) 得到高度的評價及讚賞,與作品水準可謂成一個「正反比」。而在同年的奧斯卡裡面,在重要獎項的提名名單中, 【迷】片足可與【無主之城】 (City of God, 2002) 並列最名大於實、最大而無當,而又最受高度讚揚的「雙璧」。

理由是最明顯不過的,差的作品比比皆是,眼高手低的作品為數也不少,但【迷】片兩者也不是。其實, 【迷失東京】是一套「什麼也是,但又什麼都不是」的作品。


三種「東西」?

故事講述男主角 Bob Harris (Bill Murray飾) 及女主角Charlotte (Scarlett Johansson飾),分別因工作需要及陪伴丈夫,而留在東京,機緣巧合下,兩人遇上,繼而發展出一段介乎友情與愛情的關係。

【迷失東京】一片,基本上不是依靠一段段情節來堆砌整套電影,換言之,沒有順滑的「起承轉合」結構,而是利用零碎的片段,帶出導演要說的話。就我看過【迷】片後的觀察所知,自從男女主角分別出場後,導演便在他們身上,分別交替帶出三種「東西」:1) 家庭/感情的失落/進退失據;2) 工作/事業的失意及迷惘;3) 兩人似有若無的愛情關係。

先說1):Bob與妻子的關係,其實除了通幾次電話、收fax這些片段外,基本上看不到兩者之間的困境,利用Telephone and Fax 間接表達他們「溝通困難」? Give me a break! Bob既然要來東京工作,這樣溝通便很正常了,不值得及不應該利用它來「借題發揮」。而「千篇一律」的紅色格仔sample,無可否認,顯示了兩夫婦某些地方性格不合,但也僅此而矣。至於Charlotte,自從字幕出現後,她佇立在酒店窗邊的迷惘反應,及與丈夫的幾段對話,雖未至於有神來之筆,但至少四平八穩,她很多方面真的與丈夫合不來。

第二點。Bob很失意,因為他不是大明星,或是過了氣的? 所以來東京,拍一個幾百萬酬勞的廣告,便令他很沮喪? Come on! 他真的很可憐啊! 上無聊的日本電視節目,很難委他啊!......對,他有更高的目標及理想,是他的選擇,我沒理由質疑他,但他想做什麼呢? 在【迷】片,我完全看不到,他只是整天板著臉,看似很憂愁,但其實在「無病呻吟」的傢伙。而Charlotte方面,問題不大,但差不多完全倚靠對白來「反映」她對事業前路的迷惘,與影片預設的風格 (導演其實想利用極少對白營造含蓄氣氛),根本格格不入。(她曾到一些寺廟參觀,給觀眾一些錯覺,認為她會得到某些啓發,但影片沒有繼續探討,就只有那一場戲了)

第三點,在影片中段開始「進行」。值得留意的是,這段似有若無的愛情關係,不是利用情節堆砌來表達,導演也不想這樣,很多場的對話,於是「展開」。奇怪的是,導演想表達他們的含蓄「感情/愛情」,便要醞釀,例如,由巧遇 --了解 -- 共鳴-- 心儀 -- 忐忑不安 -- 明示/暗示表達,這個很基本,也是必須的層次, 【迷失東京】有做到嗎? 對不起,我又看不到。對話 + 眼神/身體語言交流其實是一個很powerful的利器,但在眾多酒店bar及卡拉OK的對話/行為場面中,導演沒有發掘出來 (無論從eye line matching的對割剪接抑或長鏡頭而言),酒店bar內,對白是「主角」,眼神/身體語言死板單調,肯定沒有花心思 (又或是導演做不到),卡拉OK一場,只渲染了頹廢氣氛,兩主角有交流嗎? 沒有……啊,我忘了,Charlotte有「埃」在Bob 的膞頭上啊,但那又怎樣呢,一個這樣的鏡頭,能支撐到之前的疲乏嗎? 由是我認為結尾那場面,是「夾硬谷出來」多過「提昇」。


重點不在這裡?

有人可能會反對,認為第一及第二點,是故意omit了深化的描寫,無需探討,只有後設的處境就可以了,因為影片重點不在這裡。

假如不理會頭二點的片段, 【迷】片還加插入很多其他場面,例如:酒店餐廳bar 內人多但毫無交流的情境、男女主角在東京遊蕩 (例如卡拉OK/醫院/街頭)、及東京街頭的搖鏡等等。

酒店餐廳內的酒吧場面,出現過很多次,是導演安排男女主角「迷失」的一個重要場景,這種心思,我不否認,但這充其量只是作為beginning,有這個基礎,便要給觀眾看到男女主角的內心世界,或其發展,或其掙扎,或其歷程,whatever……

男女主角在東京遊蕩的眾多片段,是【迷】片最為疲乏的,最大的問題是,經常拿一些「笑話」(尤其是日本人不懂英語及一些parody) 來充撐場面的空洞,或者在街頭「搖」幾下,來表達他們的「迷失」(?) ……更甚的,【迷】片有很多無謂/嘩眾取寵的「綽頭」地方,最明顯,就是片名出現時,女主角一個「肥臀」背影鏡頭,對,電影鏡頭未必一定要有意思,但這種arouse attention的心態,只是一些小聰明,換來只是「三分鐘熱度」而矣。老實說,我實在不知道導演想做什麼。

是男女主角的lost,還是導演自己?

有人可能還會說,這就是重點啊,這些片段就是令到男女主角的「LOST」啊。對不起,假如這是真的話,那影片便更有問題了。 【Lost in Translation】 ,可以理解為兩種層面,第一,因言語問題而令男女主角lost,第二,因東京這個陌生城市,而令男女主角lost;但,他們在家庭感情/工作事業方面,在來到東京之前,一早已是lost的! 這點是unarguably了!


後話

【迷失東京】一片,導演有很多intention,但雜亂無章,毫無捕捉或發展,變成一套「什麼也是,但又什麼都不是」的影片。可能導演根本不知自己想做什麼,拍什麼,或是……who knows?

P.S.: 影片早在香港上映之初,筆者便立刻想寫一篇「長篇影評」投稿,以「抗衡」在香港影評界差不多的「一致讚揚」,可是,當時只有一些雜亂的念頭,沒有完整的文理,故不久便放棄,一年已過,只能換來這篇短文了。

本文寫於2005年7月31日,另於8月1日作出修訂

2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College Term Papers And Research Papers
Term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