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之女 "玉屏Blog"

"玉屏" 之意: 1) 白燕, 原名陳玉屏 2) 金燕玲, 在影片 [地下情] 的名字, 叫廖玉屏 個人影評集: www.geocities.com/arsuearsue/ Since 28 Feb 2005

Thursday, May 12, 2005

留言者R對【的士司機】文章的一點回覆


Raging Bull Posted by Hello


前言

筆者在3月左右,寫過一篇【的士司機】 (Taxi Driver,1976) 的文章。想不到,前幾天,有某位網友 (我以R作為留言者的名稱) 竟然送來一篇很長的回應文章。有見及此,本人認為可以作為Blog內的一個新topic,因為「食得唔好浪費」,而且筆者也認為這是一篇真正的「內容分析」,不僅是「內容述說」,故有其價值。

另外,為了尊重R的本文,無論留言文章的 1) format,2) 影片只用英文片名,或3) 其他東西,本人也不會修改,只對影片名稱,附以深紫色作強調。



本文

hi,

早兩天reply過《卿如野菊花》
現在想談談 taxi driver
少用那website,不知道那麼舊的post你方不方便check
就send e-mail好了

(很久沒有再看,內容可能有些錯漏)

1.我跟你在內容的分析也差不多
看史高西斯的戲,最重要就是把握什麼是主角的主觀性
有些人硬要一些客觀合理的事去解釋主角為何神經質
這就失卻意義
(亦不易找到,除了 bringing out the dead 外)
而且,史高西斯的戲就是要將你對主角的觀感複雜化
遊走於認同與反感, 投入與抽離之間

2.travis除了解放別人
其實也是實行他說"do sth big"的想法
他對紐約的反感很矛盾
更可說是一種「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觀感
(他當然不自覺是如此)
即是,如果他能從這地方得到一些什麼快樂的話
他就不會對這地方的人和事如斯反感

開首,他苦悶,苦悶到加班不斷工作
之後,他遇上betsy,他嘗試跟人接觸
但不歡而散,之後他說betsy跟其他人一樣
(另外有段小節,他跟小電影院的女員工搭訕
其實也加深了他對其他人的成見)

由是,他的"do sth big"
如果抽離一點看,其實是他嘗試融入這個環境的手段
結果他亦成功了

(我聽過一個叫"陳立"的心理學教授說
暴力其實是一種溝通方法
當你覺得別人沒有在聽,或者刻意不聽你
使用暴力就是一個換取attention的方法)

"are you talking to me?"的經典就由此而來

當然,其實不一定要使用暴力
但又恰巧,他第一次因自己德行而得稱許的場合
卻是在小賣店幫老闆打死盜賊

3.結局
史高西斯安排他想殺palantine,做不成
到殺sport後得到稱許
我認為最主要是為了加插荒謬感
travis的「正義」根本沒有什麼道德性

然而他已經做了他想做的
而且也得到城市中各人的讚賞
他就可以放下「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觀感
嘗試享受城市生活
(當然他不會再追betsy,因為她曾令他受傷)

所以,故事又回到了起點
紐約的「城市人」群體中,加入了travis這樣的一個人
這意味著
a.其實大家都是像travis這樣的人
b.如果有個新travis出現, taxi driver 的故事便會再run一次

由是, taxi driver 的結局也是曖昧的,什麼都沒有發生和改變

4.除了從劇情的推展可見外
iris跟betsy其實在外型上都很相似
因此說她們的角色對travis來說無兩樣也是合理的

5. 我其實較喜歡 狂牛 (甚至是我最喜愛的電影)
第一,正如上述,對主角的觀感是史高西斯電影的一大重要性
狂牛的士司機更複雜,在於它是傳記電影,而且想拍出真實感
需要更顧及寫實方法的應用
但同時,他又需要刻劃la motta的心理狀況
(以及其招牌式主觀幻想手法)
這種難度高得離譜...但也給他駕馭了

的士司機的對立層面,主要是travis和紐約中的其他人
狂牛除了在角色上和角色與社會的對立
還要處理影片整體感覺的問題
一來,要有誇張主角心理的場面,無論是凝聚或爆發
二來,又要顧及影片的「氣魄」
(我想它有一種像教父般的grandness
這是taxi driver沒有的
最近看visconti的rocco's brothers
他拍寫實主義的典型窮家庭
也有這種grandness)

這點在中段的satuated color家庭片和boxing
game片段的intercut最見功夫

另外一點我較喜歡狂牛的原因
又或者說我認為它較具深度的原因
是其結局

taxi driver的結局
是一種很典型的藝術片結局
為了避免將片中探討的問題簡化
就選擇一個不了了之的結局,好像什麼事都沒有解決
只是在問題中瀟灑走一回
探討過就夠了

很多時明確的結局會令人煩厭,因為它會將問題簡化
好像刻意為了一個形式的需要而結束

狂牛卻沒有這個問題(可能藉傳記電影之利)
可以取一個較明確的結局,而不會感煩厭

la motta知錯了
而且還可以此作為笑話
以自己的糊塗大半生作為娛人娛己的笑話
"that's the entertainment"
(甚至搬上銀幕)

片末引用on the waterfront的一段
la motta對著鏡子說話一段
也比taxi driver成熟了
taxi driver的travis,在家中對鏡子練習開槍姿勢
以及" are you talking to me?"

這時候角色看鏡,看著的其實是別人
想著如何對付別人
鏡子只給自己看到自己的威風

la motta則不然
雖然他口說"it was you, charlie"
但其實責怪的是自己
角色終於看到了自己才是問題所在
也就是衝破了自己的主觀心理偏執

這也是我認為raging bull較profound的一點

(還有,我想引用on the waterfront這段對白
也有諷刺marlon brando的意味
la motta跟marlon brando的私人生活都頗相像
電影攝於1979,1980
當時,也是marlon brando拍畢apocalypse now
步入人生黑暗期,頹廢期,自暴自棄的時候)



筆者對留言文章的回覆:

R,基本上,你補充了我的文章裡很多東西,我自己大部份也很讚同。而在尾段,你說Travis殺Sports後而得到社會認同的荒謬感,基本上,與我認為是一個幻想片段的立說,沒有矛盾,如果融合,甚至可以得出一個更為具體的觀點,而且內裡perspective更多。

至於【狂牛】 (Raging Bull,1980),我很久沒有翻看,所以對你在內容上的分析,我不便回應,不過,我順帶一提,我本人頗同意影評人王瑞琪的一些話語,他認為, 【狂牛】對自我身體的折辱,極可能是從尊卡薩維蒂 (John Cassevettes) 的【首演之夜】 (Opening Night,1978) 裡,取得靈感。


P.S.: 各網友如對兩片內容解說有意見,歡迎湧躍留言
 
College Term Papers And Research Papers
Term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