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之女 "玉屏Blog"

"玉屏" 之意: 1) 白燕, 原名陳玉屏 2) 金燕玲, 在影片 [地下情] 的名字, 叫廖玉屏 個人影評集: www.geocities.com/arsuearsue/ Since 28 Feb 2005

Monday, May 23, 2005

往事匆匆談謝芳 --- 其三套代表作的印記


Xie Fang Posted by Hello


前言

歷來華語片的女演員,包括中、港、台電影,委實看得不夠多及全面,但選一些自己喜愛的,倒與看得多少沒必然關係。直至現在,有兩位女演員,實可作為我華語最愛的「雙璧」,一個是白燕,另一個則是謝芳。


謝芳小傳

謝芳,女,漢族,原名謝懷複,1935年出生於湖北,後遷居上海。1951年畢業於漢口羅以女子中學,隨後考入中南文工團音樂部,任歌劇演員。主演歌劇: 【小二黑結婚】【開花結果】【貨郎與小姐】【白毛女】【劉三姐】及古典戲曲【櫃中緣】【思凡】等。

1963年調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主演故事影片:早期的【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中期的【淚痕】【第二次握手】【李清照】 (合稱謝芳的「中年三部曲」) ,晚期的【九九豔陽天】 ,以及話劇【日出】 ,電視劇【離別廣島的日子】【我愛我家】【禦花子】【富貴雙城】【光榮街10號】【紅樓丫頭】等。

著有回憶錄及藝術雜文《銀幕內外》《往事匆匆》 ,現代影視小說《不沉的湖》 。1962年由文化部推選為新中國22位電影明星之一,1995年獲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謝芳早期的電影演出,有三套代表作,分別是1959年的【青春之歌】 、1963年的【早春二月】及1965年的【舞台姐妹】 ,這正是我想說說謝芳的其中三套電影的表現,但對於我這等「入門者」來說,還未夠資格深入「分析」演員的演技及表現,所以片面地說一些演得好的地方。


【青春之歌】的林道靜

【青春之歌】 ,借用陳耀成語,可謂「大氣磅礡」,可是,起初不是以雷霆萬鈞之勢來示人,全片氣定神閒,徐疾有致,深入描繪謝芳飾演的林道靜,一個受壓迫的少女,由得到基本的生活開始,慢慢地醒覺,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她深入農村,遊走於城市,為共產黨的宣傳奉獻,最後,終於得到入黨的資格,而帶領群眾,對抗國民黨政府。

林道靜,一個堅強的女子,她的無比高貴情操,令人感動萬分。據說影片六十年代初在日本上映時,得到日本女性的熱烈支持,所以林道靜這角色,在日本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謝芳的樣子,雖然不算很美,但她堅定的眼神,抑揚頓挫的聲線,游刃有餘地應付這個角色的硬朗一面,雖然,其身體語言還不算很豐富,但已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無論片初時小鳥伊人的表情舉止,抑或在獄中時的悲泣場面,我認為也能體現謝芳高幅度的演技。作為她的首套處女作,作為一個新演員,這絶對是水準之上的。


【早春二月】的陶嵐

應怎麼說【早春二月】呢? 或許可以這樣說, 【早春二月】已成為我的華語至愛之一,而客觀上而言,當時【早】片的「美」,及孫道臨飾演蕭澗秋這角色,令人留下太深刻印象,以致謝芳飾演陶嵐這一角色,難免被比了下去。

可是,我還是認為謝芳有很傑出的表現,比【青春之歌】時有了很大的進步。當然,謝鐵驪的導演手法太厲害,本身已很懂「拍」一個演員,例如,片初當蕭澗秋問陶嵐一個問題時,謝鐵驪以一個close-up,緊緊捕捉陶嵐隨之而來的一個「轉身面向觀眾」的樣貌,眼神堅定中略帶眉目傳情的特質,但嘴邊同掛著含羞的微笑,就是這麼一個鏡頭,女主角那股自信、充滿生命力、但又心驚肉跳的樣子,就是這麼不著痕跡地表現出來。

那謝芳有自己show time的時刻嗎? 雖然不多,但我還是認為有的,陶嵐經常的私自行路、踱步、心情的猶豫、駡人的語氣等等,很多時也是「一連氣」造成的,在導演的場景及鏡頭下所需要的東西,也全帶出來了,這的確不是簡單的事情。但,最令我難忘的,還是謝芳那句: 「這是同情,不是愛」,各位,要用普通話諗啊,「旋律」很優美的,但出自謝芳的口,還是最有韻味,聽了也心醉。


【舞台姐妹】的竺春花

【舞台姐妹】的竺春花,則肯定是謝芳三套電影之中,演技最為突出及成熟的。 【舞】片給竺春花這個角色有很多的層次表現,首先,由「童養媳」時的楚楚可憐 (謝芳諗「不,我偏不」這一句對白時的演出最能體現),到初為舞台柱的奮鬥精神 (留意她學習及演出時的神態),再到發現月紅「變心」的崩潰 (當春花問月紅是否真的愛那個男人,而月紅回答說「我已經是他的人了」為止,謝芳由起初的質疑,到得知事實後的驚訝,繼而像被搶走愛人般的委屈,全是一氣呵成),最後到為革命而付出的堅定表情 (好像沒有其他東西她關心似的),全是令觀眾信服的四個層次、而又體現於一人之內的技巧表現。

而謝晋則說過,拍【舞台姐妹】時,已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夕,故很多對白及情節也小心翼翼,而他說竺春花最後的對白,原本是「我在想,今後要做個什麼樣的人,唱什麼樣的戲」,而不是現在栲貝中的「以後要唱革命戲,做革命人」。謝晋又說,這樣一來,原本很有意境、有回味、含蓄的、表現女主角春花不斷追求真理及人生道路的對白,給抹掉了,而令影片不夠完美。我在想,假如這些對白能被謝芳諗出於口,而印在菲林上, 【舞台姐妹】便有一個很強而有力的結尾。


結語

謝芳,一位出色的演員,但電影演出的作品不多,不過這不是問題,以【青春之歌】 、【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的表現,放在國際上的標準,也毫不失禮,至少比近十多年來香港那位最受推崇的女演員,那位「國際影后」,優勝不知多少倍了。

還望以後能夠為謝芳作一篇更詳盡、更全面的介紹及感語文章。



本文寫於2005年5月23日


附圖: 【早春二月】的謝芳

Friday, May 20, 2005

絶代風華 --- 迷惑、諷刺的「白燕氣質」


Bai Yin Posted by Hello
生平

白燕,原名陳玉屏,廣東惠州人,1920年在廣州出生,廣州教中女中肆業。自幼即迷上阮玲玉和蝴蝶的電影。1936年,她考入廣州「國際影片公司」當演員,第一部影片是與嚴夢合演的【並蒂蓮】 ,後因該公司經理虧空公款,資金周轉不靈而使影片胎死腹中。翌年,導演陳天在香港組織公司,開拍【錦繡河山】 ,白燕遂從廣州到了香港,與吳楚帆、林麗萍合演了【錦】片。

從1937年到1964年,她一共主演超過250部影片,是香港演員中作品最多的一人。她主演的影片,名作甚多,有【上海火線後】 (1938), 【鍾馗捉鬼】 (1939), 【斬龍遇仙記】 (1940), 【蝴蝶夫人】 (1940), 【郎歸晚】 (1947), 【難測婦人心】 (1947), 【蕭月白】 (1949), 【罪惡鎖鏈】 (1950), 【敗家仔】 (1952), 【春】【苦海明燈】 (1953), 【愛】【大雷雨】 (1954), 【寒夜】【春殘夢斷】 (1955), 【路】【豪門夜宴】 (1959), 【人海孤鴻】 (1960), 【回魂夜】【滿江紅】 (1962), 【香港一婦人】【瘋婦】 (1964)等。

在這些作品裡,白燕扮演的大多是被欺侮的女性或賢妻良母,不單賢淑端莊,而且任勞任怨,總是默默地忍受著命運的播弄,往往是封建思想下的犠牲者;但在左几幾部改編自張恨水的作品裡,她却同時具備了機智和堅強的一面 (如【滿江紅】裡的桃枝或【夜深沉】裡的楊月容),不畏強權。她的美艷,又使她嬴得「影壇長青樹」的稱號。

1952年,她和吳楚帆等創辦了「中聯影片公司」,製作了不少優秀的影片。她一直是「中聯」的副董事長,1961年後升任董事長。

她和張活游、吳回等在1954年創辦「山聯影片公司」,創業作【芸娘】 。其他作品有【可憐天下父母心】 (1960) 和【瘋婦】 (1964)。

至六十年代初,白燕為長城主演了一部「南北和」式的影片【滄海遺珠】 ,是她唯一一部國語片,與傅奇、石慧等做對手,在影壇留下佳話。

她著有《錦繡青春》一書,敘述了她的家庭和從影經過,1956年出版。

白燕於1987年5月7日辞世,享年67歲。

感語

在白燕主演的二百多部電影裡,我只看過其中少數的作品,而其一生的代表作 【滿江紅】只看過大部份,但今年 (2004年) 有幸得睹另一高峰之作【寒夜】 ,其「白燕氣質」已足以令我舉手投降。

很諷刺的,所謂「白燕氣質」,在中國傳統的標準裡,盡是一些「負面」的東西,不足以構成「美人」的稱號;例如白燕擁有粗大的口和鼻、頗闊的臉龐、粗啞的聲音、呆板的聲線等等。但是,她就是有這個能力,在銀幕上,把這些在女人看來「厭惡」的元素,成就出一種堅定的表情、雍容優雅的氣度、富有感染力的淚光,以及一種成熟芳香的濃郁韻味,令人看得份外心安……而她經常的濃妝艷抹,使輪廓更為突出,這些東西都造出了她另一種「美艷」。

是的,白燕起初吸引我的,確是她的樣貌特質,但無可置疑,她的演技同樣精湛,除了真摰感情的淚光外,正如王瑞祺說,其調配嗓子聲調及節奏的功力,是為一大「必殺技」;誠言,我對她的了解還未夠多,但有這樣的演技水平,的確值得對她的演出作反覆鑽研。

是為感言。


部份節錄自 <<第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六十年代粵語電影回顧>>, 1982

本文寫於2004年10月18日,另於2005年5月20日作出修訂
附圖: 【寒夜】裡的白燕

Thursday, May 19, 2005

「吐氣揚眉」楊貴媚


Yang Kuei Mei Posted by Hello


楊貴媚,可說是我最喜愛的第三個女演員 (第一個是田中絹代,第二個是金燕玲)。

認識她,其實有點「巧合」,話說有一次看台灣的電影網頁時,發現一大批台灣演員的資料,都附有小圖片,突然發現其中一幅圖片,那女人的眼神及手勢極具媚態,立刻被她吸引著,於是不斷不斷看她的資料……

楊貴媚,1959年生於台北市,台灣著名的電視和電影女演員。1979年參加台視「新人獎」節目受賞識,簽約成為台視基本演員,演出閩南語集劇 <<媒人婆>><<青春悲喜曲>><<小巡按>>及國語連續劇<<碧海情濤>><<俠影楚留香>>而逐漸走紅。1981年首次參加電影【又見春天】演出。

楊貴媚之後與導演王童合作【稻草人】 (1987) 和【無言的山丘】 (1993) 兩部影片,其中以【無言的山丘】一片,入圍1993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並榮獲1993年新加坡影展最佳女主角獎。1998年又以【洞】一片榮獲新加坡影展最佳女主角獎,2003年則以【不散】榮獲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獎。

楊貴媚醇熟多元的演技,受到多位台灣新新浪潮導演的青睞,諸如李安、蔡明亮、張艾嘉、易智言、尹祺等。此外,她也與大陸導演何平和香港導演方育平合作。

至於我,看她的第一套影片,則是【愛情萬歲】 ,飾演一個寂寞的中年單身職業女性,片裡很多場面也被她演活 (例如與陳昭榮調情一場,及洗澡漏煤氣之後的眼神),令這套出色影片更上層樓。隨後看了【媽媽再愛我一次】【飲食男女】【洞】【一生一台戲】 ,由演慈母、到老處女教師、到幻想愛情的女郎,再到福建的鄉下婆,都風姿綽約,各具美態。而最新的動向,是與導演林正盛合作一套新片,名為【月光下,我記得】 ,希望攻下下年柏林或威尼斯影展,而貴媚也有機會繼【愛情萬歲】後,再次問鼎國際影后之作。

筆者為她寫一篇詳盡的文章放在最新個人網頁內,是遲早的事。


後記: 貴媚終於以【月光下,我記得】 ,於2004年12月拿下金馬影后,吐氣揚眉,可喜可賀;影片如能參賽2005年威尼斯影展,令貴媚拿下威尼斯影后,則喜上加喜。


文章寫於2004年6月,另於2004年9月9日作出修訂,2005年5月18日作出第二次修訂



作品年表:

1981 《又見春天》
1987 《稻草人》
1988 《媽媽再愛我一次》
1993 《無言的山丘》* #、《砲打雙燈》
1994 《飲食男女》、《愛情萬歲》、《在陌生的城市》
1995 《寂寞芳心俱樂部》、《日光峽谷》
1996 《今天不回家》
1997 《一生一台戲》、《河流》
1998 《洞》* #
2002 《魯賓遜漂流記》**、《雙瞳》
2003 《不散》 %
2004 《月光下,我記得》 @
2005 《天邊一朵雲》

* 榮獲提名台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 榮獲提名台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 榮獲台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 榮獲新加坡影展最佳女主角
% 榮獲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的女性魅力


Elaine Jin Posted by Hello
金燕玲,資深女演員,演技多變。1955年台灣出生,由七十年代起,從台灣來港發展,起初從事歌唱事業,但機緣巧合演起戲來,但大部份都是一些性感女角的演出,混了三四年,便結婚離開演藝界,移居英國。至八二年,金燕玲回港再發展,起初頭四年也只是充當一些閒角,但其後由關錦鵬的【女人心】開始便漸漸為人認識,並榮獲提名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其後的【地下情】【人民英雄】更奪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但在九十年代初,金燕玲已比較少在香港電影界露面,縱然有幾套香港演出作品,見她的機會已比八十年代少,暫時最新的作品為【一一】

而當中的【地下情】【人民英雄】的女配角,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由【地下情】開始,真至【人民英雄】【說謊的女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心動】【有時跳舞】及最新的【一一】 ,雖然全部都只是一些配角演出,但她每一出場,便light-up了整套影片,尤其在其中一些平平無奇的作品中 (例如【有時跳舞】 ),更成為了影片的動力。金燕玲的演出活潑/生鬼/爛醉/溫婉/沉實兼而有之;誠言,她外表不美,但每一句說話,每一個動作,都散發著無限女性魅力,而在現今的社會,只視Julia Roberts 、Ally McBeal 及珍摩露這些為獨特女性時 (我以這幾個女演員作例子,因為對我來說,她們頗為討厭),在銀幕上,我更覺金燕玲更為全面,更帶有無限魅力及風姿,不「強作」獨立自主狀,她亦令我想起Gena Rowlands (筆者暫時最喜愛的西方女演員)。

在1986年8月其中一期的電影雙週刊中,有一篇文章訪問金燕玲,她訴說回香港多年後 (1982年後) 半紅不黑的狀況,及希望有朝一日接戲是因為她的實力,其實她亦坦然, 在【女人心】 (1985) 之後,才知演戲是什麼一回事,可說「大器晚成」;果然在那篇文章之後,便憑【地下情】榮獲最佳女配角,之後又以【人民英雄】 "冧莊",自此之後,雖然她不是大紅大紫及可當女主角,但已完全憑實力 (加運氣) 證明自己。而直至現在的【一一】 ,觀眾也可見金燕玲的演技,已達到一個更高境界了。

但,無可否認,筆者也不認為燕玲姐的演技是「頂級」,她跟日本電影界首席女優 - 田中絹代 - 比較,在層次上還有不及 (沒有故意用絹代來「壓」燕玲姐,只不過我也愛絹代罷了),但這不打緊,至少在華語電影界中,我認為當今尚存的女演員,而又看過其演出的,燕玲姐在我心目中,還是在前列的。

自從【一一】後,金燕玲已三年沒有接拍電影,我倒希望她不要常回英國,繼續不斷在港台兩地穿梭,演多些好戲給現在年輕的觀眾,等他們認識你多變的演技……



後記: 1) 金燕玲曾在2003年11月在香港上演舞台劇【七重天】 ,由於沒有時間看,所以依然與燕玲姐緣慳一面。

2) 金燕玲在2004年7月,回港演出過【煎釀三寶】 ,筆者只看過其中一些片段,但發覺只是走回80年代初「大癲大肺」式演出,看來只是一個閒角而矣。

3) 2004年8月,傳息傳出,金燕玲將獲蔡琴之請,主演歌舞劇【跑路天使】 ,飾演修女一角,以一展燕玲姐的歌藝 (燕玲姐的確是唱歌起家的)。



部份節錄自本人的網頁: www.geocities.com/arsuearsue/
本文寫於2003年10月,另在2004年9月2月作修訂,在2005年5月18日作第二次修訂


主要作品年表

1970 【女校春色】
1974 【女人面面觀】
1983 【表錯七日情】、【叔姪, 縮窒】
1984 【青蛙王子】、【行錯姻緣路】、【窺情】、【我為你狂】
1985 【女人心】*、【猛鬼迫人】、【歡場】
1986 【地下情】 #
1987 【人民英雄】# *
1988 【褲甲天下】、【三人世界】
1989 【緣份遊戲】、【說謊的女人】、【伴我闖天涯】、【八寶奇兵】、【忠義群英】、【省港雙龍】、【大丈夫日記】、【我要逃亡】* *
1990 【老友鬼鬼】、【三人新世界】、【三人做世界】
1991 【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1994 【月光少年】、【獨立時代】 #
1996 【麻將】
1997 【宋家皇朝】 *
1998 【生死戀】
1999 【心動】* *、【半支煙】*、【玻璃樽】
2000 【有時跳舞】、【小百無禁忌】、【一一】
2004 【煎釀三寶】

* 榮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 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 榮獲提名台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 榮獲台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靈光煒如,深穏秀美 --- 懷念田中絹代


Kinuyo Tanaka Posted by Hello
前言

毫無疑問,說田中絹代是日本影史上的首席女優,實不為過。

田中絹代,日本電影界公認的四大女優之一。(另外三個為: 原節子、高峰秀子及山田五十鈴),為日本著名的演技派女演員。在我看過的有限女演員當中,田中絹代是我最為著迷的。我之所以喜歡她的原因,不是因為其外貌 (事實上她一點也不美,在三十年代大紅的原因,是由於她的可愛及純潔形象),而是其細緻及變化多端的演技。在我眼中,很少女演員能夠像她那樣,除了把角色的細緻程度 (例如表情及形體動作) 充份表現之外,其不著痕跡的嫻熟技巧及在看她演出時仿如觀眾跟角色對話一樣,又是其一種魔力。


生平

田中絹代,1909年12月29日,出生於山口懸下關市關後地村一千九百五十六號,父久米吉與母阿康的四男四女的最後女兒。由於父母希望她成長得如同絲綢那樣秀麗,故命名為「絹代」。

1920年,絹代加入官崎錦城主辦的「琵琶少女歌劇團」,經常隨團在千日前、樂天地等舞台演出。在樂天地電影院迷上了電影,決心要當演員。1924年8月,經過松竹電影合股公司經理白井信太郎的口試後,被批准參加松竹公司。10月首次參加影片【元祿女】 (野村芳亭導演,柳佐久子主演) 的拍攝工作,充當一般配角。

1920年,絹代加入官崎錦城主辦的「琵琶少女歌劇團」,經常隨團在千日前、樂天地等舞台演出。在樂天地電影院迷上了電影,決心要當演員。1924年8月,經過松竹電影合股公司經理白井信太郎的口試後,被批准參加松竹公司。10月首次參加影片【元祿女】 (野村芳亭導演,柳佐久子主演)的拍攝工作,充當一般配角。

其後,在1930年,以【絹代物語】 (五所平之助導演,是日本電影界第一次以演員名字命名的影片),鞏固了絹代的電影明星地位。隨後在1933年的【伊豆的舞伎】 (五所平之助導演)、1935年的【阿琴與佐助】 (島津保次郎) 及1938年的【愛染桂下情】 (野村浩將導演) 的演出,更在民間深入民心。

1940年,首次與溝口健二合作,參加浪花女的演出,獲高度讚賞,從此由電影明星變成演技派的女優。但在40年代,聲望開始下降,還演出了很多差勁的影片。直至1952年,主演溝口健二的【西鶴一代女】 ,以忘我境界的演出,獲得電影界的一致讚賞,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導演獎,從此絹代及溝口揚名四海。其後較出名的代表作有【媽媽】 (1952)、 【雨月物語】 (1953)、 【山椒大夫】 (1954)、 【流】 (1956)、 【猶山節考】 (1958)等。而在1953年,還導演了第一部片子【情書】 (森雅之和久我美子主演,自己參加合演)。
1974年,田中絹代已經64歲了,很少參與電影,但後來應態井啟的邀請,參與【望鄉】的演出,還榮獲柏林影展影后殊榮,使她再攀高峰。1977年3月21日,田中絹代在順天堂大學附屬醫院逝世,享年67歲。


後話

「瞎了眼也可以演戲吧?」田中絹代年老垂危時仍然說這番話,可見她是如何的熱心電影事業,而她與溝口健二一起從事業谷底爬上來,在當時真成為一時佳話; 然而,我對田中絹代認識還未夠深,由於不暗日文,而又沒法看到新藤兼人的【溝口健二的生涯】一片,所以仍覺想親近她多些,但,她已離開我們,我們亦損失了一個在演藝界珍貴的寶藏......

永遠懷念妳,田中絹代......


後記: 【溝口健二的生涯】一片,已出了DVD,並附英文字幕,待有機會再看


參考書籍: <<田中絹代>>, 新藤兼人著, 從林春譯, 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1985

部份節錄自本人的網頁: www.geocities.com/arsuearsue/

本文寫於2003年8月,另在2004年8月22日作修訂,2005年5月18日作第二次修訂


附圖: 田中絹代在導演其首部作品【情書】的一個鏡頭

Wednesday, May 18, 2005

文章預告 – 我最喜愛的女演員系列

本新聞台將有新文章面世,它們分別是有關女演員田中絹代金燕玲楊貴媚白燕謝芳的五篇文章,前四者是修訂版,謝芳則是新增的。敬請各位留意。

Sunday, May 15, 2005

淑樺,生日快樂!


Sarah Chen Posted by Hello

Thursday, May 12, 2005

留言者R對【的士司機】文章的一點回覆


Raging Bull Posted by Hello


前言

筆者在3月左右,寫過一篇【的士司機】 (Taxi Driver,1976) 的文章。想不到,前幾天,有某位網友 (我以R作為留言者的名稱) 竟然送來一篇很長的回應文章。有見及此,本人認為可以作為Blog內的一個新topic,因為「食得唔好浪費」,而且筆者也認為這是一篇真正的「內容分析」,不僅是「內容述說」,故有其價值。

另外,為了尊重R的本文,無論留言文章的 1) format,2) 影片只用英文片名,或3) 其他東西,本人也不會修改,只對影片名稱,附以深紫色作強調。



本文

hi,

早兩天reply過《卿如野菊花》
現在想談談 taxi driver
少用那website,不知道那麼舊的post你方不方便check
就send e-mail好了

(很久沒有再看,內容可能有些錯漏)

1.我跟你在內容的分析也差不多
看史高西斯的戲,最重要就是把握什麼是主角的主觀性
有些人硬要一些客觀合理的事去解釋主角為何神經質
這就失卻意義
(亦不易找到,除了 bringing out the dead 外)
而且,史高西斯的戲就是要將你對主角的觀感複雜化
遊走於認同與反感, 投入與抽離之間

2.travis除了解放別人
其實也是實行他說"do sth big"的想法
他對紐約的反感很矛盾
更可說是一種「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觀感
(他當然不自覺是如此)
即是,如果他能從這地方得到一些什麼快樂的話
他就不會對這地方的人和事如斯反感

開首,他苦悶,苦悶到加班不斷工作
之後,他遇上betsy,他嘗試跟人接觸
但不歡而散,之後他說betsy跟其他人一樣
(另外有段小節,他跟小電影院的女員工搭訕
其實也加深了他對其他人的成見)

由是,他的"do sth big"
如果抽離一點看,其實是他嘗試融入這個環境的手段
結果他亦成功了

(我聽過一個叫"陳立"的心理學教授說
暴力其實是一種溝通方法
當你覺得別人沒有在聽,或者刻意不聽你
使用暴力就是一個換取attention的方法)

"are you talking to me?"的經典就由此而來

當然,其實不一定要使用暴力
但又恰巧,他第一次因自己德行而得稱許的場合
卻是在小賣店幫老闆打死盜賊

3.結局
史高西斯安排他想殺palantine,做不成
到殺sport後得到稱許
我認為最主要是為了加插荒謬感
travis的「正義」根本沒有什麼道德性

然而他已經做了他想做的
而且也得到城市中各人的讚賞
他就可以放下「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觀感
嘗試享受城市生活
(當然他不會再追betsy,因為她曾令他受傷)

所以,故事又回到了起點
紐約的「城市人」群體中,加入了travis這樣的一個人
這意味著
a.其實大家都是像travis這樣的人
b.如果有個新travis出現, taxi driver 的故事便會再run一次

由是, taxi driver 的結局也是曖昧的,什麼都沒有發生和改變

4.除了從劇情的推展可見外
iris跟betsy其實在外型上都很相似
因此說她們的角色對travis來說無兩樣也是合理的

5. 我其實較喜歡 狂牛 (甚至是我最喜愛的電影)
第一,正如上述,對主角的觀感是史高西斯電影的一大重要性
狂牛的士司機更複雜,在於它是傳記電影,而且想拍出真實感
需要更顧及寫實方法的應用
但同時,他又需要刻劃la motta的心理狀況
(以及其招牌式主觀幻想手法)
這種難度高得離譜...但也給他駕馭了

的士司機的對立層面,主要是travis和紐約中的其他人
狂牛除了在角色上和角色與社會的對立
還要處理影片整體感覺的問題
一來,要有誇張主角心理的場面,無論是凝聚或爆發
二來,又要顧及影片的「氣魄」
(我想它有一種像教父般的grandness
這是taxi driver沒有的
最近看visconti的rocco's brothers
他拍寫實主義的典型窮家庭
也有這種grandness)

這點在中段的satuated color家庭片和boxing
game片段的intercut最見功夫

另外一點我較喜歡狂牛的原因
又或者說我認為它較具深度的原因
是其結局

taxi driver的結局
是一種很典型的藝術片結局
為了避免將片中探討的問題簡化
就選擇一個不了了之的結局,好像什麼事都沒有解決
只是在問題中瀟灑走一回
探討過就夠了

很多時明確的結局會令人煩厭,因為它會將問題簡化
好像刻意為了一個形式的需要而結束

狂牛卻沒有這個問題(可能藉傳記電影之利)
可以取一個較明確的結局,而不會感煩厭

la motta知錯了
而且還可以此作為笑話
以自己的糊塗大半生作為娛人娛己的笑話
"that's the entertainment"
(甚至搬上銀幕)

片末引用on the waterfront的一段
la motta對著鏡子說話一段
也比taxi driver成熟了
taxi driver的travis,在家中對鏡子練習開槍姿勢
以及" are you talking to me?"

這時候角色看鏡,看著的其實是別人
想著如何對付別人
鏡子只給自己看到自己的威風

la motta則不然
雖然他口說"it was you, charlie"
但其實責怪的是自己
角色終於看到了自己才是問題所在
也就是衝破了自己的主觀心理偏執

這也是我認為raging bull較profound的一點

(還有,我想引用on the waterfront這段對白
也有諷刺marlon brando的意味
la motta跟marlon brando的私人生活都頗相像
電影攝於1979,1980
當時,也是marlon brando拍畢apocalypse now
步入人生黑暗期,頹廢期,自暴自棄的時候)



筆者對留言文章的回覆:

R,基本上,你補充了我的文章裡很多東西,我自己大部份也很讚同。而在尾段,你說Travis殺Sports後而得到社會認同的荒謬感,基本上,與我認為是一個幻想片段的立說,沒有矛盾,如果融合,甚至可以得出一個更為具體的觀點,而且內裡perspective更多。

至於【狂牛】 (Raging Bull,1980),我很久沒有翻看,所以對你在內容上的分析,我不便回應,不過,我順帶一提,我本人頗同意影評人王瑞琪的一些話語,他認為, 【狂牛】對自我身體的折辱,極可能是從尊卡薩維蒂 (John Cassevettes) 的【首演之夜】 (Opening Night,1978) 裡,取得靈感。


P.S.: 各網友如對兩片內容解說有意見,歡迎湧躍留言

Are U Talkin’ to Me? ---【的士司機】的真正面貌


Taxi Driver Posted by Hello



前言:

常有影友問我的「最愛電影」是那幾套,我也不厭其煩的告訴他們,是成瀨巳喜男的【媽媽】 (Okaasan, 1952),及馬田‧史高西斯 (Martin Scorsese) 的【的士司機】 (Taxi Driver, 1976)。我在2003年11月,寫過一篇有關【媽媽】的長篇影評 (可在我的影評網頁找到),雖不算很深入的分析,但作為向一套我最愛的作品,作出的一份「禮物」,我想,那篇「作品」,還是過得去的。

【的士司機】又如何? 其實,我在中學時期,已很喜歡它,而隨著觀影經驗及閱讀文章的增加,對它的了解也更深,歷來反覆觀看也不下數十次;雖然,觀看次數的增多,與了解作品並無必然的關係,但我想, 【的士司機】對我來說,還是成正比例的。但這段日子以來,我一直不敢寫有關【的士司機】的片言隻語,原因之一,是多年來世界上的專家寫它的文章評論,已多得堆積如山,及差不多可以用「翻箱倒篋」來形容,所以不想拾人牙慧;原因之二,就是我雖然看得到它很多東西,但它的深度及豐富度,很多時令我不懂從何說起,我自認文筆也不差,但對著它,總是張口結舌。

所以,以下談論【的士司機】的二三事,很多世界上的影評人也說過,我也不會認為是我的獨到見解,而只是我對這套影片,所獻出的一份「禮物」,一份尊重。


究竟【的士司機】在說什麼?

很多觀眾/影友認為, 【的士司機】是有關於一個人,在一個污煙瘴氣的城市裡,如何被壓迫,以致令到他要替天行道,去消滅城市的罪惡及黑暗,我想這是對影片的一個非常錯的誤解。

其實, 【的士司機】 ,是有關一個人,他「選擇性」地抽取自己認為厭惡的東西,而要消滅它們。所以,男主角所看的城市世界,其實是「扭曲」了的,是他心目中的模樣,當然,他心目中的城市模樣很多特質,在現實中是值得被厭惡。

造成這樣的誤解,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男主角Travis Bickle (Robert deNiro飾) 的旁白/獨白在起始太有感染力的緣故。比方說,在他駕的士的第一場戲中,他便說了對城市那些東西感到厭惡 (例如妓女、販毒者等都是病態及唯利是圖),而且影片用了很多他的主觀鏡頭 (POV shots) 去捕捉那些場面,換言之,這給觀眾有一個錯覺,就是影片是想借男主角去鞭撻城市的罪惡及黑暗。可是,之後的劇情刺破了我們的預期。

當Travis第一次在影片用獨白介紹他的暗戀對象Betsy時 (Cybill Shepherd飾),他說她「pure like an angel」,又說「they…cannot…touch…her…」,可見一開始Travis已對Betsy作出美化的個人投射,而當他們第一次在咖啡店約會時,Travis對Betsy說「我覺得妳的同事不尊重妳」,但事實不然,這些種種話語,Travis好像認為只有他才能擁有她,才能解放她似的。

被Betsy離棄後,Travis的行為越來越偏差,他開始訂下一些「目標」,開始做一些他認為是「有意義的事情」。最明顯的,就是他要暗殺總統侯選人Palantine (Leonard Harris飾),並且告訴觀眾,他這樣做是要「打救城市」(暗示Palantine幫助不到城市);但奇怪地,他跟Betsy約會時,還很支持Palantine的,所以,這裡暗示了第二個原因,就是Travis想借殺了Palantine來「解放」Betsy。

第二件「有意義的事」,自然就是拯救雛妓Iris (Jodie Foster飾)。與跟Betsy約會一樣,起始也是在咖啡店,也是想救Iris出來,脫離那個「苦海」。但其實Iris從來沒有抗拒跟Sport (Harvey Keitel飾) 一起相處,Iris曾跟Travis說「He never bit me once」,而Sport也曾對Travis說「but no rush stuff」,及後一場Iris及Sport的獨處戲,更加強這種印象 (期間Iris只有片刻動搖不想再做妓女)。所以,Sport被殺,只是Palantine的subsitute而矣。

以上兩件事,都顯示出Travis已把自己當作「神」來「解放」「受迫害的人」(Betsy及Iris),所以影片後段很多 “Priest’s-eye-view”,殊非偶然。


思想行為的暗湧

Travis還有很多思想行為充滿歧視及荒謬味道。第一,他經常不自覺地討厭黑人,例如在餐廳時,對著一個像pimp的黑人產生一個不友善的目光,甚至自己的同行也是,而有一次他跟Wizard (Peter Boyle飾)「訴苦」時,橫過的一班黑人街童,也被Travis投以一個鄙視的眼光。第二,就是他對「性」的態度。他容許自己經常看色情電影,卻不容許妓女淫客在街上流連,認為要「剷除」他們。

而這些偏差的思想行為,不只在Travis裡體現出來,他的同事在餐廳吃飯時,起初談及美國是一個自由國家,同性戀沒大不了,但其後卻暗中對侏儒作出取笑;而Travis遇見那個男怪客 (Scorsese自演) 時,那人說「the negro」這種族歧視的話語。可見,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東西,已無形中充斥在每個人的血內,任Travis滿口社會道德言論,他自己本身已有問題。


結局的爭議

很多人討論Travis最後是否死了? 這個問題,當然沒有真正的答案。但在我看來,在表面的敘事上,他當然「沒死」,但在邏輯上已死了,尾兩場戲,可以作為是Travis死後的一種自我幻想的補償,包括Iris家人的道謝,及Betsy的「認錯」。

而最後一場戲,有一點非常有趣的,Travis與其他的士司機在餐廳談天,他無論在表情、性格,都像另外一個人似的,人也寛容了,笑容多了,面對他的黑人男同行,也沒有了不友善的眼光。究竟,這是Travis幻想自己終於醒悟要做回一個「正常人」,還是幻想自己繼續沉溺在「寛恕」別人呢? (如果這段視作是死了的幻想的話)



後話

【的士司機】的成就,已無庸置疑,而不少影迷及影評人,常拿它與【狂牛】 (Raging Bull, 1980) 作出一個比較,對我來說, 【狂牛】在技巧上無疑較奪目,但總覺【的士司機】的劇本更具深廣度 (與題材scale沒關),所以也較吸引我,及得我心。當然,兩套也是好的作品。


本文寫於2005年3月8日 ; 另於2005年3月10日作出修訂

 
College Term Papers And Research Papers
Term Papers